张 力(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进军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阐述中国梦,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论述对我国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宏观指导意义。如果进一步联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的科学论断,重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总体要求,以及教育部袁贵仁部长今年在“两会”期间的公开表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这就是我的中国教育梦!”我们深切感受到,十三亿中国人的教育梦必将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进程之中。
第一,学有所教就要坚持有教无类,基本导向是促进公平。
“有教无类”,曾是2500年前中国教育家孔子毕生倡导的理念,闪烁着“仁说”——人道的思想光芒。面对春秋末期官学仅招收贵族子弟入学的制度,孔子创办私学并宣布,“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即只要本人有学习愿望,主动奉送十条干肉作为拜师见面礼,就可成为弟子。这一创新把受教育范围扩大到平民,鼎盛时弟子多达三千人,冲击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此后官学私学并立的教育模式,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社会阶层流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鸦片战争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积贫积弱,八成的人口不识字,有教无类成为呼吁推展“教育救国”的仁人志士的未竟理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今天的中国人享有前所未有的更多学习机会,不仅每年接受学历教育的超过2亿人,而且从业人员接受非学历继续教育也接近1亿人次。全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分别达到9.5年和12.4年,处于发展中国家较好水平,提前全面实现了《联合国千年目标》关于“到2015年前确保各地儿童完成全部初等教育课程”的目标,全民教育发展指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监测的近130个国家当中排到前三分之一。
实践表明,我国已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
当前,有教无类的基本政策导向,就是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方面,着力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和扶持困难群体,支持特殊教育,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地接受教育。在促进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方面,继续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在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方面,积极调动社会支持教育事业的积极性,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在人民群众的关心、参与和支持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学有所成就要坚持因材施教,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也是孔子身体力行的重要教育观,已经成为载入史册的儒家教育思想精华。由于当时求学孔门的弟子身份很杂,其阶层出身、文化基础、道德素养、性格秉性差别很大,学习需求各不相同,只有因材施教,才能适应众多弟子成长成才的不同需要。孔子熟知弟子的个性特征,当不同弟子问到同一问题,比如什么是“仁”的涵义,他就能给出具有很强针对性的不同回答,成为践行先进教育理念的典范。
对于21世纪的中国教育,因材施教理念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规模不断扩展的新形势下,因材施教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紧密相连,扩展到教育各个阶段。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各地都取得新的进展;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增强了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重点,高等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在不同方面有所提升。
但是,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内容与方法比较陈旧,教育信息化水平较低,中小学超大班额比例偏高,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脱离实际,育人理念与实践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为此,因材施教在国家政策层面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正在融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全过程。今后的重点是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在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的同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校、家长和社会需要共同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他们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第三,学有所用就要坚持终身学习,根本目标是人人成才。
“终身学习”,中国古代似有思想萌芽,如荀子的“学不可以已”。但从国际现代教育理念看,与中国古代先贤独善其身的个体价值追求相比,现代社会中的终身学习更多关注的是建立相关制度体系。因为工业化社会初期及以前,人们在学校习得的知识技能几乎可受用终生,而进入工业化社会中后期,90%左右知识技能需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所以,各国对终身学习理念的理解,最宽的指“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培训,最窄的指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取得最后一次正规教育学历文凭之后的后续教育培训。终身学习理念最先在发达国家化为法规和政策措施,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决策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从教育基本法角度确认了终身教育制度,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相继对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出明确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围绕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提出了总体要求。
终身学习,归根结底要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越来越与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人人成才”联系起来,进而延伸为社会对教育有用性的迫切需求。教育系统要为人人成才做好准备,就必须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积极倡导“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有效经验,鼓励学校、教师和家长同心合作,不仅教育而且帮助学生,使他们在“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促进他们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
总的来看,在“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过程中,“有教无类”主要回答人们能否公平接受教育的问题,“因材施教”更多关注的是所受教育的质量与方式,“终身学习”解决的则是人们错过学习机会后是否还有补充接续学习的可能、需要更新知识技能时能否获得学习资源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终身学习的最大动力必然是公民个人的谋生发展,其次才是闲暇爱好需要。今后的重点是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推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完善有利于人人成才的阶梯通道和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提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教育梦必然是惠民强国之梦,让我们共同为实现中国教育梦乃至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