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进入课堂听课、与任课老师交流以及向学生听取反馈意见等形式,我们看到,有一部分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能体现新课改理念,课堂施教时能注意形式多样化,教学过程中能体现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互动形式,有较强的课改意识。但是,还有部分老师对高中新课改从施教理念到课堂操作存在着一些不足,概括起来大概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方面
教师本位思想仍然十分严重。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只负责灌水,不管瓶口是大是小能否灌进去抑或会不会溢出来;只管喂鸭子,不管它能否吃得下消化得了!甚至在学生已经正确回答了问题,只是没有按照前面老师小结的回答时,就简单否定或者指责。还是端着“师道尊严”的架子,不能及时转变观念和角色。
(二)教学设计方面
1.用“备知识”“备题目”取代“备教学”
准备教学阶段,只重视知识的罗列和体系的完善,而忽视了关于“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有的老师针对课后题目设计教学细节,课内有意识讲解,避免了学生出错,当然也剥夺了学生熟化理解的机会。
2.用“问题次数”取代“问题意识”
科学合理的设置问题是决定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但是,部分老师错误地认为“提问次数越多问题意识就越强”,提问的人数不少,却忽视了问题的质量和效果。另外,设置的问题要么太大太空,要么缺乏必要的推敲和严密的逻辑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过程方面
1.重结果,轻过程 在涉及到实验教学或探究活动的时候,老师只是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一一罗列出来,至于这个现象出现的原理、操作的过程、该注意的问题往往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2.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培养 对教材中关键字词、语段能帮助学生逐一总结出来,一段短短的文字中能列出9个要点,却不能教给学生阅读、分析、推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提取有用的信息。能较系统的把一节课中的知识串联起来构建成网络,却不重视“知识发现过程”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四)知识储备方面
少数教师,或因对概念把握不准确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偏差;或因知识更新不及时,出现知识性错误。
二、课堂教学实施的建议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惑,突出的表现在: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紧之间的矛盾、《课标》要求与高考指挥棒之间的矛盾、课内活动费时与学生不善表达之间的矛盾等三个方面。根据这些困惑,结合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认真研究《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
依据高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标》提出了生物课程的四项基本理念: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②面向全体学生;③倡导探究性学习;④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材仅仅是落实课程标准的一个载体,考试和命题的依据不是教材,而是《课标》。所以,实施教学应该始终把握《课标》的要求,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内容多少。做到“用”教材施教,而不是“教”教材。
2.准确理解目标要求,灵活设计教学过程
课程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体现,是培养目标在特定课程门类中的具体化、操作化。新的《课标》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总体上降低了知识性的要求,更重视和关注非知识性的要求,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对课程实施和教学提出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教师:(1)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新的课程目标要求。(2)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另外,还应该加深对“科学的本质”、“STS”的理解。(3)转变角色,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并且要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4)调整教学策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同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并且强调教学中的不断反思,强调教学中与学生、其他教师和家长的合作。(5)提高教学技能。善于引导学生的学习,控制好课堂气氛,也要学会开发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3.利用探究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要求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选题题,设计方案,调查寻访、资料搜集整理或探究实验,最后分析综合、推理论证并表达交流。在这样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选择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既培养了科学思维的能力,又能在合作交流中正确估价自己,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会反思,从而形成严谨的思维和求实的态度。
4.关于实验与探究活动教学
生物学是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新课程中实验与探究的内容有所加大。而我们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尤其在普通高中)往往由于多种客观的或主观的原因,使得实验教学落空或流于形式。
鉴于一些客观原因和教学实际的要求,希望各校重视实验教学,尽最大可能的开齐开好实验课。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实验过程,通过体验实验中的成功或失败,加深对实验原理目的的理解,有助于提高设计和完成简单实验的能力,有助于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实在无法动手操作的实验,也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体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总结提高”的过程。